锣鼓寨位于石界河乡通渠村孤山组,距乡政府所在地以北12公里处,因其有两块酷似锣、鼓的巨石和寨城而得名。
锣鼓寨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主峰三角尖,四周险峻,悬崖峭壁。相传,春秋战国,百姓为避战乱躲避此地,居险自守。
现仍有民国时重建的东西寨门及寨墙数百米,寨南现只有寨墙,寨门已毁,原寨门口处有两座近400米石笋,被称为镇门大将军。
此山南面山腹有一直径5米的天然巨石,极象鼓,被称为石鼓。岩壁嵌有一直径约50米凹陷,形状极象一面锣,称石锣。
锣鼓寨属伏牛山国家级森林保护林区,森林密集,稀有植物千种,中草药品种繁多,素称为"中药百宝库",具有很高的观赏、旅游、度假等开发价值。山上有天然石椿、石林、和尚石、石船、竞秀峰等多处景观。
石界河通渠村白果组银杏村保护编号RC224,树龄800年,高26米,胸围650厘米,树冠幅20米。
白果组银杏树
烟镇林场七叶树,保护编号RC234,树龄200年, 高12米,胸围250厘米,树冠幅11米。
关帝庙始建于何时未知。据2016新修碑记载:国民八年,刘其政第二次修庙,土木结构。2016年8月27日,王建伟等人捐资,第三次修建,砖木结构。共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