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省)太平镇黄石庵

(省)太平镇黄石庵

2020-10-19 08:10:36

黄石庵.jpg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石庵,位于西峡县太平镇黄石庵村北的半山坡处,因该庵建在黄石庵河西岸一片黄石区域而得名。黄石庵坐北面南,现占地约七亩,现存文物建筑由三个并列的四合院组成,同一般呈纵向排列的寺庵建筑不同。据庵内碑刻记载;此庵始建于隋唐时期,宋、明、清历代均遭到过破坏,也均进行了扩建、维修,现存文物建筑为清乾隆至道光时期所修建。

   正殿位于东院的后端,与山门处在同一中轴线上,坐北面南,坐落在一高1.15 米的台基上,台基上面压阶条石一周,条石下台明为块石砌筑,前檐明间置七级石台阶,前廊两端台阶佚失。该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通面阔11.6 米、通进深9.38 米,建筑面积约108.81 平方米。单檐单层硬山式建筑,仰瓦屋面,铃铛排山,五脊六兽,置宝瓶、小跑,垂脊的前端施武士,脊饰现大多残缺或佚失。七檩六步架、抬梁式木结构形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梁。施排山梁架,四缝梁架构造相同:五架梁的两端分别置于前、后金柱上,五架梁上立前、后金瓜柱,置三架梁、脊瓜柱。前檐用四柱,通过抱头梁与前金柱相连,檐柱间通过断面组合呈“丅”形的额枋、平板枋相连接,平板枋上每间置异形拱一攒。该建筑室内青方砖45º斜铺地面,前廊下被改为红砖地面,墙体采取“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外墙、前廊及下碱为青砖糙砌、平砌,土墙内墙面做法为:滑秸泥打底、白灰罩面;前檐为椽出檐、施飞椽,椽上铺望砖,飞椽上铺望板,后檐为青砖叠涩封护为仿木椽椽檐。


2.JPG


   正殿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残损严重。经过修葺后基本恢复原貌,对于研究河南西部山区明、清以来的寺庙建筑及佛教、民俗文化内涵等有重要意义。

 黄石庵.png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