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泉古石灰窑群位于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村,创烧于明代,在凉水泉至玉都刘家岗村唐庙后自然村分布着 20余孔石灰。早期石灰窑用木柴烧制,民国末年改造一部分用煤烧。一直延续至 20世纪 90 年代末逐步停烧废弃。石灰窑依高坡而建,圆筒状;外径5-6米,内径1.6-3米,壁厚 1-1.8米,高 6-8米。内部圜底较小,设有炉,中部粗大,口部微收。要内壁用麻枯石(硅质岩石)砌,中间衬黄土密封,外部就地取材用附近产地石灰石包砌。
早期烧柴是将石灰石装窑,在窑上部堆高2-3米一次性烧好后由上部出料;后期改进烧煤,石灰石与煤分层装料,上部连续装料,下部连续出料流水作业,加快生产进度。
凉水泉石灰在南阳以西远至邓州都非常有名,随着水泥的广泛应用逐步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