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峡县田关乡王营村。它树冠如盖,粗大而苍老的虬枝伸向高空,像神的模样守护着村庄,为村庄遮风挡雨。
这棵树植于隋朝年间,距今约1400年,因树干有八个棱角,好像八株碗口粗的小树合体而成,故被称为“八棱楸树”,也叫“八郎楸”。
在当地,有两个神奇动人的传说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很久以前,一位饱读诗书的秀才连年屡试不第,可他越挫越勇,毫不灰心,为了凑够来年进京赶考的银子,他每天起早贪黑,挑着树苗到百里外的集市上卖,经常是早出晚归,忍饥挨饿。有一天,集市上来买树苗的人特别少,眼见天色已晚,秀才的树苗还没有卖完,无奈他只好扛着剩余的八株楸树苗往回走,当他走到田关乡王营村时,已是月升中天,他感到又困又饿,就放下树苗,躺在路边休息,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看见一棵巨大的楸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每个树枝上都挂满了金光闪闪的元宝,金元宝放出耀眼的光芒,秀才看呆了,这时一枚金元宝突然从树上落下来,掉在他面前,待他捡起地上的金元宝,抬头再看时,却发现满树的金元宝都变成了枯叶……不知过了多久,秀才醒来时,已是东方微白,他刚站起来,便从怀中滚出了那枚金灿灿的元宝,他想起梦中的情景,又惊又喜,仔细一看,自己放在地上的八棵楸树苗已在一夜间长成了参天大树,秀才围着树转了一圈,整个树刚好八个棱角,好像由八棵小数连体而成,秀才觉得这正是梦中出现的“元宝树”,忙向这棵八棱楸树叩拜,之后便用那锭金元宝作盘缠,进京考功名去了,听说后来成了一方父母官。
另一传说与李闯王的高夫人有关。相传,明朝末年这里住着一个叫张善的人家,张善有八个孩子,个个聪明伶俐、习文练武、助人为乐,人称“张家八郎”。当时,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名将左良玉血战河南不幸战败,撤退中与高夫人走散。高夫人只身一人流落到田关一带,被张善家掩护救助,为掩护高夫人转移,张家八郎同官军英勇作战,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最后高夫人终于脱离险境和闯王会合。张善家住宅也被官军放火烧了。第二年春天,张家住宅遗址上长出一棵楸树,根根相扶,树干是八棱形状,顶部如伞。附近村民为了纪念张家八郎,把这棵八棱楸树叫做“八郎楸”,并在楸树旁盖了一座“八郎庙”,年年春会祭拜。
八棱楸树成了百姓心中的宝贝,人人对它爱如生命,每逢过节,村里的人们都带着丰盛的果品到树下祭拜,感谢神树的恩德,祈求来年全村平安无事。到后来,由于战火连连,各种灾害频发,位于豫西南边陲的西峡县田关乡王营村也未能避免战火的侵袭,到处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放眼满目疮痍,一片荒芜,古老的八棱楸树在战火中也未能幸免,几经战火焚烧洗礼,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尽管如此,善良的村民还是在楸树旁修建了一座小庙,每逢节日,前来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在树下怀念着过去的太平生活,怀念着八棱楸树昔日的辉煌与风采,关于八棱楸树的故事就是在这残存的树下一代一代言传至今。如今,八棱楸树那饱经沧桑的枝干仍是王营村百姓引以为荣的一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