鄀国古城遗址位于西峡县丁河镇邪地村西部,是一处西周至汉代的遗址。
该遗址坐落于丁河、陈阳河交汇处的台地上。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750米至800米,南北宽400米至500米,面积37.5万平方米。据实地调查,现地表以上无城墙遗迹,地表以下也未发现城墙。遗址中周代遗物较少,仅在东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汉代陶片、砖瓦。据《左传》记载,该地当为周初所封的鄀国都城所在地,故名称自汉代沿用至今。
邪地村是宠玉亭烈士的故里。他的事迹曾在河南电视台报导。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从河北、绥远两省分兵向山西、河南两省逼近,豫北面临沦陷,省会开封告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时名:河南省立水利专科学校)是当时河南省三所高等院校之一,也被迫撤离原址。1938年1月,学校迁移至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1943年1月,学校搬迁到镇平县东关张氏祠堂。
随着日军南侵,形势紧张,1944年3月,学校又迁到内乡县丁河镇(现属河南省西峡县),专科部驻丁河、邪地两村,高职部驻北峪村,师生分散居住在丁河、邪地、北峪三村民房内。
1945年,日寇侵犯南阳,刘德润校长雇了十几辆陕西到河南经商的马车,把图书、仪器及师生行李等运往西安,学生则跟车步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12月迁回开封市北道门学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