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五里桥九柏关帝庙/古柏群

五里桥九柏关帝庙/古柏群

2024-04-15 15:04:04

位于西峡县五里桥镇黄狮村黄狮小学(现镇第二中心小学)东侧。因庙内有九棵古柏而得名。

据内乡县志记载,该庙由内乡卢翰林筹资所建。因庙院中有九株合抱盈围有余、高大苍劲、树龄均在四百多年的古柏而名闻遐尔迩。此庙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多次受损,由黄狮杜氏家族出资维修,基本保持了原貌。

九柏关帝庙.jpg

山门前一幅楹联赫然入目:汉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称聖释称佛道称天尊。横批:九柏关帝庙。

九柏关帝庙坐北面南,前殿为卷棚式三间,后殿三间人称“拜殿”,均为便山式砖木结构。殿门为四柱格扇门,大殿内雕龙画栋,木质结构规整精细。

原殿内有关羽、周仓、关平塑像三尊,“文革”期间被破坏。如今现存庙房30余间。从山门题记上看现存建筑是清代建筑。其中山门为清同治十二(1873)年建造,20余间房舍曾在清代道光年间复修。

前殿有一块清闲,称庙院,院中植柏树九株,楝树一株,楝树早死。九棵柏树列二排,一边五棵,另一边四棵。

九柏关帝庙几经坎坷,初期所建庙门很早被毁。民国初年,本地大地主在庙内设“局子”(即地主武装,也称家兵)。1950年地方政府在庙内办学校,在原庙大门旧址上建一排讲堂,共七间,中间一间为券洞式过厅,即学校大门,东西两侧各三间讲堂。后又在东、西两侧各建六间讲堂,将九株古柏围在院中,该批建筑至今保存齐备,至此九柏关帝庙共占地约4300平方米。

过厅:也称拜殿,面阔三间,六檀大木硬山卷棚建筑,通面阔10.8米,进深一间6.22米。整座建筑构造比较简单,前檐挑出较远,用一根斜尊承托挑檐。

大殿:面阔三间,硬山建筑,通面阔10.8米,进深一间6.96米。建筑构造为五架梁连前檐单步梁,建筑构件保留了很精致的木雕。前檐三架梁下施驼墩,驼墩上有很精致的雕刻;脊瓜柱上的交背上同样有很精致的雕刻。

大殿和过厅均建在高1.29米、长18.32米的高台上,建筑布局十分紧凑, 建筑形式简约。九柏关帝庙是西峡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西峡地方建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唐以后,关羽在官方宗教中地位日尊,关羽信仰在民间也日益普及。到了明代,关帝庙已有“把遍天下”之说,“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至清代,更有“天下关帝庙,买音一万余处”之说,所谓“今旦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雍正皇帝也认为:“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颐海邀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攘,敬思瞻依,凛然若有所见。”难怪清人不无感慨地说:“予尝谓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举天下之人,下逮妇人孺子,莫不归心向往,而香火为之占尽。”所以,该处古建筑群也为研究关羽崇拜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2021年12月,九柏关帝庙被评为省第8批文保单位。


古柏群东至小路,西至中学院墙,南至杜家营路,北至前刘营路。区域面积 0.36 公顷,共有8株,平均树龄500年,林分平均胸围190厘米,平均树高20米,平均郁闭度0.9、树木生长旺盛。

九柏.jpg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