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寺地处西峡县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山因寺灵而名寺山,山上绿树葱笼,花红柳经,林风阵阵,鸟雀啁啾,山下鹳河缠绕,真的是绿水青山两相宜。燃灯寺屹立在巍巍寺山之颠,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的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故而历代香火鼎盛,朝拜之人络绎不绝。1995年大德法师释仁涛抵达西峡,筹资近6000万元修建殿堂庙宇500余间,红墙隐于翠柏之中,晨钟暮鼓响彻云霄,经音佛乐余间袅袅,朵朵白云缠绕山腰,似人间仙景,是豫、鄂、陕、晋四省边陲佛教圣地。
燃灯寺是我国最早佛教圣地之一。相传始建於春秋,鼎盛於唐元,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唐贞观十三年(西元六三九年),神会大师与慧忠国师到该寺讲过法,开示「顿教法门」。西峡县城至今还珍存著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八七五年)的陀罗尼经幢。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据《宗教大辞典》记载,燃灯佛是三世三千佛中的过去佛,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之师,是他预言九十一劫後释迦牟尼出世。《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还说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逢燃灯佛出世,即买了五枝青莲供养燃灯佛,并将自己的头发铺在地上,请燃灯佛从上面走过,燃灯佛於是为释迦如来授未来成佛之记。《金刚经》中记载∶「如来於燃灯佛所,是故燃灯佛,於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此寺山燃灯寺也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道场。
燃灯寺以子午线东西向走势,依山就势而建,占地一千八百亩。恢弘雄伟的大雄宝殿一千六百平方米。大殿里有十六尊形神各异的罗汉惟妙惟肖。通往大雄殿的汉白玉九龙璧二.二米宽、三十三米长。据目前发现,此璧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长於北京故宫九龙璧。大殿两边的山上相对称的建有晋级形排列有序的南北五观堂、配殿寮房及斋堂,均随地形巧妙而建,雕梁画栋,古朴清雅,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其中著名的卧佛殿,供奉有缅甸佛教协会赠送的巨型缅甸汉白玉整雕卧佛,整玉雕刻长六.三米、重十八吨,法像神情恬适静谧、清澈安详。底座也是从缅甸运来的昂贵香龙木。还有大士阁内供奉有两吨多重庄严威仪的青铜千手观音法像,以及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燃灯殿、地藏殿、天王殿、卧佛殿等十余座殿堂,气势宏伟、雕塑精美,吸引多方游人信士前来游览瞻仰者络绎不绝。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西峡县修通了燃灯寺到县城的盘山公路,建造了金碧辉煌的山门殿、天王殿和现代结构古建装饰的大雄宝殿(南阳地区最大的佛殿堂)。耗资六千万元,完成了卧佛殿、观音殿、地藏殿、南北两个五观堂以及汉白玉九龙璧、钟鼓楼、僧人寮房等一百六十馀间等主体建筑的第一期工程。
目前,地藏殿和普同塔合二为一的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始。第三期工程的十明佛学院、武术学院、藏经楼、燃灯塔和第四期工程的安养院也已在筹建中。十多年辛苦,筚路蓝缕,艰难玉成。如今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建筑群--燃灯寺屹立於寺山,金刹梵宫,琼楼玉宇,宏伟壮观,成为寺山独特一景,豫西南最大规模的佛教圣地。
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峡县城西的灌河岸边,因山脚有一“燃灯寺”,因此得名寺山。总面积5600公顷。1992年被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
历史上,寺山曾有半山亭、燃灯寺、洼樽石等古建筑与天然巨石,错落有致地装点着寺山的自然景观,与山水浑然为一体,相映成趣,曾是西峡县城文人墨客饮酒赋诗的理想去处。
半山亭为宋代修建,是旧时士大夫游览小憩之所。洼尊石是一天然巨石,上有洼尊形水坑,常年不枯,上有名人石刻。燃灯寺,初为燃灯道人修炼的洞穴,已有二千年历史,后为燃灯佛主祀处,民国初年遗址尚存。唐至明、清,李白、孟浩然、张舜民、元好问、王庭筠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名诗佳句。
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3大景区:
立石沟景区:有西岭迎春、竹径通幽、霜林红叶、百花闹春、松林听涛、栎海烟云等。
太阳沟景区:主要有暗香苑、冬雪拥翠、松岭石径等景点。
水磨沟景区:主要是珍贵稀有植物观赏、科学试验园地。
收费景区,门票48元。